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地攤經濟”的春天來了嗎

2020-06-04 15:23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小地攤,大民生。

    據(jù)媒體報道,中央文明辦主動適應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加積極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通過穩(wěn)就業(yè)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yè)恢復發(fā)展。

    這意味著,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等以往被認為影響市容并屢遭嚴厲整治的行為,將被寬容以待。對于很多人來說,此舉無疑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一個小小的政策“縫隙”,就有可能讓整個經濟都活起來、火起來。在疫情影響經濟發(fā)展的背景下,這樣的政策善意值得點贊。

    不必諱言,地攤經濟門檻低,秩序也不那么井然,甚至不無散亂、雜亂、混亂,這也是其被一些市民乃至管理部門屢屢詬病,并嚴肅監(jiān)管的重要原因。然而,恰恰是這種低門檻性,才擴大了民眾的參與度。而秩序上的亂,從另外一個層面看,則意味著豐富、充實,是經濟生活的一種真實呈現(xiàn)。它存在的價值無法否認。

    小焉者,觸手可及的小攤販讓市民的生活十分便利,交易變得簡單、快捷,生活成本也因此而大大降低。這種方便是雙向的,以菜攤為例,允許小攤販在城市擺攤出售季節(jié)性農產品,如西瓜等,比進超市顯然要方便,價格上也會平穩(wěn)些。

    而從宏觀經濟的大視野看,地攤經濟一點也不低端。一者,低收入群體可以藉此獲得生計保障、資金積累,從而產生滾動發(fā)展的可能。像南方一些市場經濟發(fā)達的城市,早些年十分倚重“地攤經濟”,而一個個小攤販也確實是暢通城市經濟的毛細血管。一旦民間創(chuàng)業(yè)的血脈被打通,不僅有助于釋放民間被抑制被阻遏的生產力,也必將匯聚成復蘇經濟的一股重要力量。

    再者,生活的便利性也會極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的軟實力,擦亮城市的口碑招牌。畢竟,所謂“宜居”,除了山青水綠、文化活動頻繁之外,遍地煙火氣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實,在此之前,四川成都就已經開始了積極的嘗試,據(jù)報道,成都允許臨時占道經營兩個月來,增加了8萬個就業(yè)崗位,中心城區(qū)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此外,浙江杭州、河南許昌也通過開放部分街道為攤販提供經營場地、幫助解決臨時經營設施等難題來實現(xiàn)城市攤販規(guī)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特別是,在強力推進城市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一良策解決了很多底層民眾的生路,必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當然,為“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松綁,并不意味著“大撒把”,放開了就不管了,必須明確,允許擺攤體現(xiàn)的是政策溫度,必要的管理絲毫不能放松。只不過,與以往的嚴厲整治相比,此次的松綁更多指向精準治理,管理的難度不降反升。對于以往習慣于驅趕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而言,這無疑也是一次考驗。

    無論如何,城市允許擺攤都是令人欣喜的施政實踐。盡管從政策到現(xiàn)實還會有些波折,“地攤經濟”的春天是否來到還不好說,但總體而言,這樣的彈性令人欣慰。(龍之朱)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