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tài) > 正文

可轉債價格上漲“扮靚”相關基金業(yè)績 年內5只基金收益率超20%

2020-10-23 00:34  來源:證券日報 王思文

    本報記者 王思文

    近日,可轉債價格頻現漲超20%、觸發(fā)臨時停牌的情況,備受市場關注。10月22日,有15只可轉債宣布臨時停牌。正元轉債當日價格更是從前收盤的128元最高漲至359元,漲幅達180.47%。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分析認為:“交易機制、市場炒作等因素,導致可轉債指數表現偏離股指,個別可轉債價格更是波動劇烈,投資者后市要警惕題材炒作回落及上市公司強制贖回的風險。”

    可轉債的驚人表現,也令可轉債基金受益匪淺。據Wind資訊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市場共有63只可轉債基金,其中有五成以上年內收益率超過10%,賺錢效應明顯。

   年內債基回報率前十

    可轉債基金獨占5席

    今年以來,可轉債走出一波牛市行情,賺錢效應顯現。公開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中證轉債指數年內已累計上漲5.72%。10月份以來的10個交易日里,中證轉債指數就有7個交易日上漲。

    10月22日,多只可轉債盤中價格漲幅驚人,引發(fā)熔斷。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昨日共有正元轉債、銀河轉債、智能轉債、久吾轉債等15只可轉債盤中價格漲逾20%,觸發(fā)臨時停牌。其中,正元轉債收盤大漲176.41%。至此,已有很多可轉債品種的轉股溢價率高企。

    與普通債券相比,可轉債更具“攻守兼?zhèn)?rdquo;的優(yōu)勢。雖然可轉債通常比普通債券的票面收益率要低,但可通過正股的上漲來獲取更高的收益。

    伴隨可轉債市場的走強,作為投資可轉債主力軍之一的可轉債基金也大大受益,在債券型基金中的整體表現十分突出。Wind資訊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今年以來63只可轉債基金(A\C份額合計計算)實現平均收益率10.08%,展現出不錯的投資回報。

    其中,鵬華可轉債年內收益率達28.02%,暫居可轉債基金年內收益率榜首;中銀轉債增強則以25.24%的收益率緊隨其后。此外,南方昌元可轉債、華夏可轉債增強、廣發(fā)可轉債的年內收益率也都超過20%,賺錢效率幾乎比肩部分權益類基金。此外,還有29只可轉債基金年內收益率在10%至20%之間。據此計算,63只可轉債基金中有半數以上年內收益率已超1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平均回報率僅為2.6%。在回報率最高的10只債券型基金中,可轉債基金占據了5個席位。

    可轉債價格偏高

    基金擇券難度加大

    談及近期可轉債市場的暴漲現象,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可轉債大漲,主要源于近期股市板塊輪動過快,熱點缺乏持續(xù)性,部分可轉債對應的正股又是較好的炒作題材。另外,可轉債本輪的‘瘋狂’表現,還得益于交易制度的靈活性(如T+0交易、無漲跌停限制等)。此外,可轉債規(guī)模整體不大,也是被熱炒的主因之一。”

    周茂華同時表示,如果拉長時間軸來看,可轉債和正股的運行趨勢應是一致的。

    “基本面向上概率仍然偏大,企業(yè)經營狀況也在持續(xù)好轉,今年四季度風險資產有參與價值。只是隨著債市收益率上行,前期流動性推動的估值擴張行情已難繼續(xù),后續(xù)需轉向業(yè)績可落地的方向。”博時可轉債ETF基金經理鄧欣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價格偏高的狀態(tài)下,擇券的難度會加大。投資者要正確認識市場的波動,關注一些逆向交易機會。

    鄧欣雨建議,在交易方向上,可以關注短期有業(yè)績支撐或環(huán)比業(yè)績改善明顯的板塊。在主題方面,可以關注十四五規(guī)劃所涉及的一些領域。一是可選消費領域;二是有強力業(yè)績支撐或細分行業(yè)上行趨勢確定性強的領域;三是前期市場表現較差、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基本面不錯的銀行板塊,雖然正股波動率低,且疊加轉股溢價率偏高,但絕對價格安全性偏高,可耐心等待第四季度的補漲行情。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