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康美案”引發(fā)的對獨立董事行為的熱議,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木木
康美藥業(yè)判罰引致“獨董辭職潮”的說法雖然略顯夸張(歷年獨董辭職人數的數據并不明顯支持這種說法),但由此反映出的輿論情緒需要格外注意,公眾對獨董未來應該走什么路、應該向何處去的期望,已經表達得清清楚楚。這也是“康美案”的一個價值點。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康美案”后獨董責任的深入落實,強力刺激之下,“董責險”的投保率和費率或將明顯走高。從媒體統(tǒng)計數據看,去年投保“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新增加了170家,相較于2002年—2019年總共不到400家公司投保的數字,躍升幅度非常明顯;今年(截至11月17日)新增投保公司216家,增長勢頭繼續(xù)加快。這種明顯加快的勢頭,或許也是“康美案”作用之下的結果。
雖然投保“董責險”是轉嫁責任風險的慣常做法,世界通行,也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減災”作用,為“董監(jiān)高”安心執(zhí)業(yè)保駕護航,但是,“董責險”顯然不是央行金庫,一旦躲進去,天塌下來也不用怕,一方面,“董責險”對責任風險的覆蓋有邊界,賠付并非無條件,另一方面,“董責險”對責任風險的保障力度也有邊界,邊界之外的責任風險,對許多人而言,無異于壓住孫猴子的五行山,只要被壓住了,要掙脫恐怕不容易。
獨立董事存在的根本意義,是為上市公司的安全、健康保駕護航。面對市場風險,“逃跑”是一種本能選擇,無可厚非;找個“保險靠山”,轉嫁責任,也是理性選擇,亦無可厚非;兩種選擇之外,獨董當然還有別的選擇,即切實肩負起職責,做好自己的工作,為上市公司、為市場保駕護航。對這條路徑選擇,前幾天劉姝威的相關表態(tài),無疑是極為恰當的標注。
獨立董事亟需“補鈣”,只有自己先強大起來,才能肩負起職責,不負保駕護航者的使命。“補鈣”也分內外。就“內補”而言,獨立董事恐怕首先需要強化責任心,強化職業(yè)精神,要時刻不忘公眾、市場的期望,這屬于個人修養(yǎng)層面的完善,需要自覺地不斷追求;其次,恐怕還要不斷強化專業(yè)能力,專業(yè)能力不強,當然就辨不清真假,這一方面需要不斷學習,要不斷把握新情況,才能發(fā)現新問題,另一方面,執(zhí)業(yè)要專注,要根據自身情況承人之托,只有一份力,就不要接兩家活兒,否則,對人對己都是不尊重。
就“外補”而言,獨立董事要擔當起責任、發(fā)揮出作用,也需要外力的支持,需要法律法規(guī)在強化外力方面發(fā)揮更積極有效的作用。就目前情況看,獨董亟需的外部支持,一方面,獨董對上市公司經營的知情權,必須得到切實保證,上市公司的經營信息,不能對獨董半遮半掩,這也是落實獨董責任的基礎,這需要制度性的保障;另一方面,當獨立董事根據職責對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發(fā)出警示信號的時候——比如拒簽報表、用腳投票等,監(jiān)管機構對此要有所呼應,對獨董發(fā)現的問題,要予以落實,對問題認真調查分析,就是對獨董最有力的支持,是夯實市場制度基礎的必要態(tài)度和措施。
由“康美案”引發(fā)的對獨立董事行為的熱議,無疑是一件大好事,用不著多年后的“歷史評判”,現在就能斷定,此案將在諸多方面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進步,將推動制度框架的進一步完善,獨董制度進一步完善、獨董職責和作用更好地發(fā)揮,就是最重要的一個表現。經過“康美案”的推動,我們應該可以比較樂觀地預期,中國獨立董事的筋骨會更強一些;而筋骨更強一些的獨立董事,也將在更大程度上助力中國資本市場繼續(xù)向前發(fā)展。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以上文章發(fā)表的言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證券時報立場。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1:18 | 長華集團2024年整體發(fā)展平穩(wěn)有序 ... |
11:09 | 蘭州銀行2024年歸母凈利潤連續(xù)5年... |
11:07 | 安路科技2024年營收6.52億元 研發(fā)... |
11:05 | 萬興科技全面擁抱AIGC 2024年實現... |
11:04 | 第四屆銀行金融科技公司研討會成功... |
11:03 | 大唐電信去年實現營業(yè)收入9.42億元... |
10:44 | 英科再生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創(chuàng)新... |
10:41 | 中國低空經濟聯盟理事長羅軍:到20... |
10:39 | 百普賽斯去年實現營業(yè)收入6.45億元... |
10:38 | 翰宇藥業(yè)與華為云達成全面合作 打... |
10:36 | 持續(xù)打造射頻資源平臺 卓勝微一季... |
10:35 | 人工智能終端工作組成立 聯想等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