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匯改至今已滿三年。三年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斷深化,人民幣匯率告別了過去單邊走勢,呈現(xiàn)出有升有貶、有彈性的雙向波動態(tài)勢,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2015年底以來,美聯(lián)儲持續(xù)加息,中美利差明顯收窄。但在此期間,我國還曾經歷了一個降息過程,之后基準利率保持不變。之所以這次我國貨幣政策與美國貨幣政策可以明顯不同步而負面壓力不大,8.11匯改后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增加是重要原因之一。未來匯率市場化改革必須在有效控制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穩(wěn)步加以推進,同時需要對當前所存在的問題予以高度關注。"8.11"匯改已經歷了三個年頭,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哪些影響,未來人民幣匯率長短期走勢將會如何,各方又是如何看待匯改成效的,讓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811"匯改三周年 變化中感受紅利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8·11匯改后,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提升,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開始發(fā)揮基礎性作用。
從那時起,央行不斷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和結售匯相關規(guī)則。中間價形成機制從參考市場匯率到2015年年底增加CFETS一籃子貨幣指數,再到2016年年底進一步擴充一籃子貨幣種類,再到2017年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最終形成"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逆周期調節(jié)因子"的新機制……[詳細]
對于企業(yè)來說,經歷過一次次的匯改,也從中積累了豐富的防范匯率風險經驗。隨著匯改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學會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避險。"匯率穩(wěn)定有利于涉外經濟部門有效地管理經濟活動成本,更好地提升對外活動的規(guī)模和水平。"鄂志寰表示,匯率穩(wěn)定不等于匯率水平長期不變,而是在浮動匯率制下,通過建立完善的外匯市場體系,提供足夠的對沖手段,實現(xiàn)匯率穩(wěn)定的目標……[詳細]
中國央行還是出手了。在CNY(在岸人民幣)滑落6.89大關,CNH(離岸人民幣)跌破6.9關口,臨7之際。
8月3日晚間,央行宣布重新啟用逆周期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將遠期售匯業(yè)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0%上調至20%,8月6日正式實施。
如果復盤8月3日的CNY、CNH走勢,也許可用驚心動魄去描述。當天,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最高6.8935,最低6.8240;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6.9126,最低6.8400,CNY、CNH的振幅分別為1.02%、1.31%。就在央行祭出"利器"的那瞬,CNY、CNH絕地反彈數百點,最終均以漲幅報收,如6.8270、6.8400。
"這樣看,央媽及時傳遞的'維穩(wěn)'信號很重要,人民幣匯率短期無恙,暫時不會破'7'。"一位市場交易員告訴經濟觀察報……[詳細]
"8·11"匯改至今已滿三年。三年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斷深化,人民幣匯率告別了過去單邊走勢,呈現(xiàn)出有升有貶、有彈性的雙向波動態(tài)勢,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對于接下來匯改該如何進一步推進,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加強常態(tài)化的匯率預期管理,擊破貶值心魔和羊群效應,將是匯改繼續(xù)推進的首要保障。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8·11"匯改之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出現(xiàn)了變革,呈現(xiàn)出參考一籃子貨幣,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更多的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fā)展的特征。匯率主要受中國經濟基本面、國際收支變化、美元強弱以及其它主要國際貨幣匯率的走勢等國內外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出現(xiàn)了比較典型的雙向波動態(tài)勢,即呈現(xiàn)出一個階段的升值或貶值態(tài)勢。由于這些變化是根據市場供……[詳細]
“8.11”匯改三周年 匯率未來怎么走
"8.11匯改"初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總體呈現(xiàn)貶值態(tài)勢,僅匯改首年中間價就下調超過5000bp。具體而言,2015年8月11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2298,隨后兩天分別再次下調1008bp和704bp,中間價累計貶值達4.66%使得貶值預期增強……[詳細]
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聲明,表示為增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8.11匯改"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總體上呈震蕩下降后企穩(wěn)態(tài)勢,國際收支結束了"雙順差"格局,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顯著擴大。值此匯改三周年之際,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再度引發(fā)了市場對于人民幣匯率的極大關注……[詳細]
2015年8月11日,人民銀行公告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由做市商在銀行間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收盤價,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報價形成。"8.11匯改"的現(xiàn)實背景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國內經濟面臨"三期疊加"的巨大壓力,經濟增速邊際趨緩,國際收支由"雙順差"轉為"經常項目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人民幣持續(xù)升值空間已大幅收窄;二是后金融危機時代,隨著美國經濟復蘇及美聯(lián)儲開始退出QE,中美利差隨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增加而逐步收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承壓,需要通過完善匯率機制來釋放前期積累的貶值壓力;三是2015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即期匯率幅度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影響了中間價的市場基準地位和權威性,而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需要一個市場化、能被IMF接受的人民幣匯率?;谝陨媳尘埃胄邪l(fā)布"8.11匯改"聲明,當日人民幣中間價顯著調貶近2%……[詳細]
在外匯風險準備金重現(xiàn)江湖的助力下,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在本周(8月6日至8月10日)結束了此前連續(xù)8周的貶值,用止跌來迎接"811"匯改的三周年。
2015年8月11日,央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強調中間價報價要參考前一天收盤價。由于市場幾乎沒有防備,隨后三天人民幣對美元累計暴跌近3000點,直接跌入6.4時代。
而在進入匯改的第三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先是在逆周期因子的作用下一路高歌猛進,在今年3月末一度升值到6.2418,為"811"匯改以來最高點。但是,受美元走高以及海外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隨后開始走低,多個關口被突破且速度不斷加快,在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8月初逼近前期低點(2017年初的6.9666)。
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xiàn)出了先貶再升再貶的趨勢……[詳細]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幾乎是2015年"811"人民幣匯改當時的真實寫照,但不幸的是,多數市場參與者似乎還沒有意識到背后的風險。
我在2015年8月初加入德國商業(yè)銀行,并從上海搬至新加坡工作。而當時市場對于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fā)展醉心不已,但卻沒有意識到人民幣的國際化事實上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資本賬戶因為套利行為而變相開放(至少是部分開放),而經濟的發(fā)展已經面臨挑戰(zhàn),股市的亢奮掩蓋了諸多結構性矛盾。
逆轉從最亢奮的股市開始,創(chuàng)造了一年翻倍神話的中國股市在"去杠桿"(跟眼下的"去杠桿"的形式不同,但目的都是希望減少金融風險)的打壓下突然出現(xiàn)了莫名的暴跌,而市場根本沒有想到,很多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在當時的斷崖式暴跌后,又在2018年以來再度暴跌,百元股價跌至個位數并不罕見。數年之后,中小市值股票的風險已經被完全揭示。而在2015年的牛市氣息尚濃,股市的暴跌被認為是過度投機所致,但人民幣的……[詳細]
如何看待未來匯改之路:勇于改革 主動作為 加快速度
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由原來做市商報價基礎上加權決定的不透明定價,轉變?yōu)樽鍪猩淘阢y行間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收盤價,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形成的透明定價。理論上,這一透明化舉措會使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但由于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中間價形成機制透明化的改革舉措被市場誤認為中國政府有意放縱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市場匯率,尤其CNH出現(xiàn)短期急劇下挫。
為了穩(wěn)定金融市場,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CNY)形成機制。2015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首次發(fā)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以更好地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由此,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開始公式化,即人民幣匯率當日中間價=前日收盤價+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其中,"收盤匯率"主要反映外匯市場供求情況,"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則為保持人……[詳細]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所取得的五方面成果值得關注。
伴隨改革的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8.11匯改強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要參考上日收盤價,匯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一步。2016年初,央行明確了"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雙參考定價機制,較好地兼顧了市場供求指向、保持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wěn)定和穩(wěn)定市場預期三者之間的關系。2017年初,央行決定將CFETS籃子中的貨幣數量由13種增至24種,并縮減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計算時段,使美元占籃子的權重下降,避免了原定價公式中的重復計算。2017年5月,中間價引入逆周期調節(jié)因子,"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間價報價機制確立,更充分地反映基本面變化,有效對沖了市場情緒的順周期波動,匯率調控的自主性增強。2017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預期趨于分化,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趨于平衡,此前外匯市場上存在的順周期貶值預期已大幅收斂……[詳細]
加大匯率決定的市場化程度。在游泳中學習游泳才能成為真正的弄潮兒。只有讓市場主體感受到匯率的浮動,才能改變單邊賭升值或貶值的習慣,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外匯衍生品市場才能真正發(fā)展起來。在內外形勢相對穩(wěn)定的時候,應擇機加大中間價形成的市場化決定程度,擴大匯率浮動區(qū)間,進一步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
穩(wěn)步推進改革。匯率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8·11" 匯改以來應對匯率波動和跨境資本流動沖擊的寶貴經驗。匯率具有易超調的屬性,保持匯率相對穩(wěn)定既是維持經濟競爭力的需要,也是穩(wěn)定信心和預期的需要。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發(fā)展可能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外部環(huán)境,作為聯(lián)系內外經濟的紐帶,匯率穩(wěn)定將面臨更多挑戰(zhàn)。匯率改革要在考慮經濟承受力的基礎上穩(wěn)步推進,防止匯率成為放大經濟波動的來源。
保留管理的自主權。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方向是清潔浮動……[詳細]
中國可以停止干預外匯市場,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均衡水平是多少呢?是6.9、7、7.25還是8?沒有人知道。在停止干預后,人民幣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幅下跌,并在較低水平上下波動。在這一過程中,過調是不可避免的。在我看來,無論如何,由于中國強勁的基本面因素,匯率不會大幅下跌。正如我反復強調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常賬戶盈余國家,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位居世界第二,中國保留了資本管制,擁有強大的政府,能夠有效地實施資本管制。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國家的匯率會急劇下跌,并最終導致金融危機。
在經濟文獻中,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超過25%,它就會被認為是貨幣危機。那如果人民幣貶值超過25%,我們需要擔心些什么呢?首先,貨幣貶值將導致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不匹配。對于外幣負債和人民幣資產,如果人民幣貶值,貨幣錯配可能引發(fā)銀行危機。然而,外幣債務在……[詳細]
本期編輯:李正 7240759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