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靜
咖啡市場持續(xù)升溫之際,原料咖啡豆期貨價格攀升至新高。2024年12月份,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價格創(chuàng)近50年最高紀錄。此番價格上漲主要受主要產區(qū)惡劣天氣影響,導致市場對咖啡產量產生憂慮。
業(yè)內人士認為,短期內我國咖啡終端市場或不會受到顯著影響。期貨漲價傳導到現貨市場需要一個過程,況且大企業(yè)采購咖啡豆也會采取一系列鎖定價格等措施,因此短期對現貨市場的影響有限。
咖啡豆價格“水漲船高”
近日,全球咖啡豆價格經歷了劇烈波動,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在美國紐約洲際交易所(ICE)最高暴漲至3.35美元/磅,突破了1977年3月份創(chuàng)下的歷史高點。根據ICE數據,截至12月27日,阿拉比卡咖啡豆對應的“美國C型咖啡”期貨價格,相比過去一年漲幅高達70%。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表示,咖啡豆期貨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氣候變化對主要生產國的影響,全球供應鏈的問題也加劇了市場供應的緊張。此外,全球范圍內對咖啡需求的增長也是推高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于2025年至2026年度的阿拉比卡豆收成,業(yè)內預計將會減產,這一趨勢可能加劇全球咖啡市場的供需失衡。
咖啡豆期貨價格的上漲已經逐漸蔓延到了消費端。國外多家咖啡制造商開始提價。近日,日本咖啡品牌味之素AGF宣布將于2025年3月1日起在日本市場上調咖啡產品價格;UCC上島咖啡宣布,將從2025年3月1日起在日本市場提高45種家用普通咖啡產品和10種速溶咖啡產品的價格,總體價格漲幅預計在20%—35%之間??Х绕放浦圃焐倘赋补?1月份發(fā)布公告稱,將繼續(xù)上調產品價格并把包裝改小,以應對原材料漲價。
在余豐慧看來,國際咖啡豆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傳導至我國,但這種影響不是立刻顯現的。雖然中國是咖啡進口大國,且對外依存度較高,但在每杯咖啡的成本中,咖啡豆所占的比例通常較小,況且我國企業(yè)采購咖啡豆也會采取一系列鎖定價格,這對終端市場的影響并不大。
國內產業(yè)鏈上相關上市公司未受影響
咖啡豆價格大漲對我國咖啡產業(yè)鏈上的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影響?對此,《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分別聯系了相關上市公司。
佳禾食品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禾食品”)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的產品銷售主要是面對B端、C端,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價、索價能力,成本管控比較完善,所以目前咖啡豆價格大漲對公司影響不大,對于后期價格方面還要看走勢。
參與咖啡豆上游貿易的云南博聞科技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的咖啡業(yè)務現在是剛起步階段,目前沒有影響。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子公司云南天禾農資有限公司與咖啡種植端和收購商開展咖啡生產端提質增效的合作,咖啡豆價格上升未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同樣,咖啡豆的上漲也并未引起國內咖啡品牌提高價格。庫迪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在進入咖啡市場的時候就已經做了五年的整體規(guī)劃,準備好了包括供應鏈、品牌營銷等在內的相應資金,補貼規(guī)模也都在整體規(guī)劃之內。
浙江力醒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品牌挪瓦咖啡相關負責人稱,短期內不會進行價格調整,已經和供應鏈有長期合作。同樣,連鎖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咖啡豆是全球總部供應,目前沒有受到影響。
據了解,大型連鎖咖啡品牌會通過建立多個供應商、直接與生豆產地洽談整個產季的交易量、根據市場行情提前采購和囤貨等措施來減少價格波動與原材料短缺等風險因素對其盈利的影響。如: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在G20二十國集團會議期間,與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ApexBrazil)簽署了400萬袋(約合24萬噸)價值100億元咖啡采購協(xié)議,協(xié)議有效期為2025年至2029年。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價格上漲會加速國內咖啡市場格局的變化,小型咖啡店因成本壓力較大,可能會退出,而連鎖品牌則可能尋求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差異化的市場定位。
(編輯 張昕 上官夢露)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0:19 | AI for Process引領新布局 神州數... |
10:15 | 政企村農再啟新程 共繪鄉(xiāng)村振興高... |
10:14 | 重罰!一股民操縱市場被罰沒近4億... |
10:13 | 云天勵飛完成算力運營訂單驗收工作... |
10:12 | 越秀資本推動金融服務實體 持續(xù)提... |
10:11 | 怡和嘉業(yè):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收入... |
08:52 | 擬籌劃重大資產置換!600397,主營... |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yè)鏈協(xié)同發(fā)展提速 發(fā)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