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申購潮來襲
3 4

    今年最大一波轉債發(fā)行潮來了。隨著紅相轉債、博特轉債、雷迪轉債、搜特轉債、三祥轉債、華安轉債等6只可轉債集中網上申購,今日將成為可轉債市場發(fā)行最為密集的一天。據(jù)了解,在6只新券中,評級最高和較受關注的華安轉債的發(fā)行主體是華安證券,發(fā)行規(guī)模28億元,評級達到AA+。

    3月10日,可轉債迎來了成交大爆發(fā),年內單日成交首次突破300億元,而上旬剛過,全面成交已達1256億,以此推斷,3月份將刷新可轉債發(fā)行以來的交易額單月新高。 >>詳情

轉債成交為何刷爆表

    截止3月10日,今年以來A股新上市22只可轉債,合計募資281.6億元。通常來說,轉債價格變動和正股的比價關系存在關聯(lián)。通常用轉股溢價率衡量轉債與正股的比價。年初以來,熱門概念股持續(xù)上漲,但轉債估值溢價率一直處在低位,與正股相較,轉債出現(xiàn)套利空間,因此估值出現(xiàn)急劇擴張。>

    2月14日再融資新規(guī)落地后,轉債替代定增的功能有所減弱,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轉債的融資需求。業(yè)內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轉債不會被定增完全替代,其特點決定了市場上對此類資產的供給和需求都依然存在。>詳情

券商紛紛給出打新策略

    天風證券表示,中證轉債與上證轉債本周成交量已達2017年轉債擴容以來的新高,存量資金博弈明顯,新增資金處于風險偏好與相對收益的抉擇分水嶺,轉債即將進入高波動狀態(tài)下的拉鋸戰(zhàn)。

    西南證券認為,2020年新發(fā)轉債均未設置網下發(fā)行,搶權成為新券拿量的唯一路徑??赊D債新券申購渠道包括網上申購、網下申購和原股東配售。網下申購是機構投資者新券拿量的主要途徑,但2020年新發(fā)可轉債均未設置網下申購渠道,而機構投資者網上申購與個人投資者一樣面臨100萬元上限的限制,因此機構投資者想要獲取新券上市收益幾乎僅能通過搶權。搶權搶的就是優(yōu)先配售權,這是按手持股票乘以發(fā)行條件的配售比例決定的。因而總體收益取決于手持股票和獲得轉債的綜合收益。申購后約1個月內,轉債就會上市。投資者上市首日即可賣出轉債。

業(yè)內專家怎么看?

    可轉債兼具債券和股票的雙重屬性,它在股市上漲的時候能夠跟隨股票有向上的彈性。在股市震蕩的時候,它又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回撤,這時候它的債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所以,它是很好的一種攻守兼?zhèn)涞漠a品。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提到,隨著再融資新規(guī)落地,定增迅速擴容,可轉債發(fā)行或將減少,供給收縮或致打新溢價增加和中簽率進一步降低。而可轉債打新受到熱捧之下,可轉債投資的風險也不容忽視。...>>詳情

打新火熱更需警惕風險

    可轉債二級市場買賣的風險很大,比如沒有漲跌幅限制等,有些散戶可能不了解可轉債交易的規(guī)則就貿然沖進去,遇到再升轉債這種大漲大跌的情況很容易損失慘重。交易遠高于面值的可轉債風險就很大。>>詳情

    再升轉債3月10日開盤下跌30%,開盤即觸發(fā)緊急停牌,下午收盤前三分鐘才能重新交易,而最后三分鐘再次快速下跌,收盤時下跌達53%,一天跌了一半還多,一張跌去212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