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周一(1月16日),三大股指繼續(xù)震蕩走強,全線飄紅。截至上午收盤,上證指數(shù)漲幅達1.44%,報3241.35點;深證成指和創(chuàng)業(yè)板指漲幅分別為2.11%和2.47%;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5795.4億元。總體來看,兩市個股漲多跌少,上漲個股近超4000只,其中,漲停個股達45只,跌停個股達5只。
從資金面來看,1月16日上午,北向資金凈買入額達108.28億元。截至1月13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5390.3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7.94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14430.6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45.5億元;融券余額為94859.7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7.56億元。
表:1月13日申萬一級行業(yè)兩融交易情況:
制表:張穎
對于后市,業(yè)內機構普遍表示,目前市場繼續(xù)回暖,多重支撐因素下本輪市場的上漲行情有望延續(xù)。
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2023年的經濟增速比2022年將有明顯的提高,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正面。2023年經濟建設為中心將成為主旋律,精準有力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將貫穿全年,中國經濟穩(wěn)健發(fā)展推動股票市場重心提升。中國經濟長遠發(fā)展打開了中國優(yōu)質資產的上行空間。2023年將提高長期資金比例,是個人養(yǎng)老金入市元年。2023年社保基金、保險基金、企業(yè)年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將大量進場,隨著人民幣匯率走強,外資在2023年也將加速流入,中國資產將會得到全球投資者的爭搶,如此,2023年中國資產的表現(xiàn)有可能超預期。
中金公司認為,雖然當前市場估值仍處于歷史偏低位,但臨近春節(jié)不排除市場短線面臨一定擾動。不過,修復行情可能尚未結束。接下來,需密切關注經濟改善斜率,及政策預期對資產價格的邊際影響。此外,近期進入年報業(yè)績預告密集披露期,雖然四季度盈利偏弱,但或已被市場充分預期,對市場整體影響可能有限。不過,仍需要關注部分行業(yè)和個股減值計提和業(yè)績低于預期的風險。
國泰君安證券稱,躁動就在春季。當前是股票交易最為順暢的階段,總量政策發(fā)力無法證偽、中國經濟重啟在即,開工旺季有望超預期,而股票整體估值仍處在歷史的低位。同時,數(shù)據(jù)顯示,外資、理財子公司、保險等長線投資者,倉位回補已經啟動,因此繼續(xù)看好行情。配置方面,當前階段的重點在與經濟恢復相關的地產鏈、金融與消費,因此建議投資者價值主攻,成長策應,可關注地產鏈、金融、消費、醫(yī)藥,逢低布局成長中的新能源裝備材料等。
海通證券表示,本輪A股上漲行情始于2022年10月底,屬于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漲。對比歷史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漲,本次行情可能未完,時空均未到:歷史上看,平均持續(xù)3個月,寬基指數(shù)漲幅在30%附近。風格方面,回顧歷史上牛市初期的第一波上漲,可以發(fā)現(xiàn)期間市場會呈現(xiàn)各行業(yè)普漲、輪漲的特征,最終市場風格往往較均衡。這次低點上漲以來價值略占優(yōu),借鑒歷史,成長接下來有望接力。
熱點板塊方面,截至1月16日上午收盤,券商、其他金融、計算服務等板塊漲幅居前。另外,住宿餐飲、通信網絡等板塊跌幅居前。
具體看,截至1月16日上午收盤,券商板塊表現(xiàn)搶眼,漲幅達4.26%。其中,首創(chuàng)證券、山西證券、湘財股份等券商股紛紛漲停。
對于被稱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投資機會,光大證券表示,2020年四季度開始證券板塊連續(xù)調整,目前估值已經反映了部分市場悲觀預期,存在一定修復需求。但估值低只是上漲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證券行業(yè)有可能在年初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一是從經濟修復的角度,2023年年初穩(wěn)經濟增長的各項政策有望快速推出,從而利好證券等大金融板塊表現(xiàn)。二是寬松的貨幣政策有望延續(xù),流動性寬松是上漲的助推器。三是從資本市場改革自身的角度,全面注冊制的落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建立和對外開放的推進均會在2023年加速推進。四是內外部利好因素下資本市場表現(xiàn)有望企穩(wěn),從而利好券商基本面表現(xiàn)和估值提升。五是全面注冊制、監(jiān)管環(huán)境等因素利好頭部券商,市場份額進一步向以頭部券商為主的上市券商集中。
(編輯 上官夢露)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5:10 | 聚焦兩大核心主業(yè) 新希望2024年度... |
14:55 | 威派格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募投項目延期 |
14:55 | 財達證券助力淄博財金成功發(fā)行7億... |
14:53 | 招商港口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6.4... |
14:53 | 東北制藥凈利潤實現(xiàn)四連增 布局生... |
14:51 | 景順長城基金2025年度科技專場策略... |
14:51 | 海天味業(yè)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9.53% ... |
14:50 | 解鎖清明節(jié)經濟密碼:云祭祀文化創(chuàng)... |
14:49 | 柏楚電子每10股轉增4股派21.60元 |
14:48 | 午后拉升!這一板塊,掀起漲停潮 |
14:47 | 珠江鋼琴擬投資2億元設立文旅業(yè)務... |
14:45 | 里昂上調周黑鴨評級 聚焦“產品+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