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碳排放配額近8個月累計成交1.89億噸 交易履約呈現先緩后急現象

2022-03-12 00:11  來源:證券日報 

    專家認為,或說明控排單位仍多以“完成履約”為交易動機,碳交易意識與策略尚不完備

    本報記者 昌校宇

    據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數據顯示,3月1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60噸,成交額3456.00元,收盤價57.60元/噸,收盤價較前一日上漲0.59%。

    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以來,全國碳市場累計運行近8個月。截至3月1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89億噸,累計成交額81.80億元。

    對此,天風期貨研究員孫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全國碳市場僅有電力企業(yè)參與,但單日成交量已較高且交易價格相對穩(wěn)定,可見企業(yè)參與活躍程度大幅提高,定價體系也相對成熟。”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監(jiān)事長、國浩律師事務所首席執(zhí)行合伙人呂紅兵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全國碳市場的金融屬性發(fā)揮較好,因而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也相對較高,這有利于更好引導資源合理配置,以建立一個更為穩(wěn)定、有序、高效的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市場能夠化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供需雙方的矛盾,能夠促進風能、水能、氫能、光能等清潔能源的應用和推廣,平衡能源資源有限儲量與能源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關系,因此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功能和作用將日趨顯現。”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y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如是說。

    不過,從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3月11日全國碳市場碳配額成交量與成交價格走勢來看,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長三角綠色價值投資研究院院長助理任玉潔認為,呈現出“碳價穩(wěn)中有升,成交量有待提升,交易隨履約期臨近顯著活躍”的態(tài)勢。同時,據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公布的數據,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1.79億噸,其中四分之三的交易發(fā)生在2021年12月份,任玉潔表示,“或說明控排單位仍多以‘完成履約’為交易動機,碳交易意識與策略尚不完備。”

    宋向清對此表示認同。“就目前來看,碳交易市場和碳交易規(guī)則對于多數企業(yè)而言還是新生事物,不熟悉交易規(guī)則,因此2021年許多企業(yè)對碳交易仍處于試探和觀察階段。盡管碳交易價穩(wěn)中有升,但碳交易量低位徘徊,碳交易履約呈現先冷后熱,先緩后急的現象。從整體上看,市場表現符合預期,也符合一般市場發(fā)展規(guī)律。”他說。

    “建議2022年可著力從供給側入手,驅動高碳產業(yè)、高碳消費、高碳制度的整體轉型,驅使碳排放交易主體充分認識到碳交易的多重利好,從而擴大交易規(guī)模,提升交易效果。”宋向清預計,全國碳市場碳交易價和碳交易量有望在今年出現穩(wěn)升穩(wěn)增現象,且提升速度加快,增長幅度擴大。

    當然,市場活力離不開政策發(fā)力。業(yè)內相關人士透露,對于企業(yè)較關心的碳交易配套的財稅政策,相關監(jiān)管部門正在推進中。

    呂紅兵建議,可及時關注市場供需變化、完善碳價調控機制,防范市場失靈、規(guī)范政府干預等,避免發(fā)生世界范圍內碳交易市場多會面臨的供大于求的市場失靈困境。此外,還可建立統(tǒng)一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平臺,使得相關金融機構的信息透明化,并構建碳交易投資者保護制度,建立投資者服務平臺,加大投資者服務力度,完善投資者保護法律規(guī)范。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