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證券要聞 > 正文

A股年內17家公司“離場” 業(yè)界認為“面值退”增多表明投資者更加理性

2019-11-19 01:42  來源:證券日報 孟珂

    ■本報記者 孟珂

    年內已有多家公司“離場”,A股市場“新陳代謝”步入常態(tài)化。根據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7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退市,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具體來看,有的因股價低于面值而被退市、有的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還有的因公司被吸收合并等。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發(fā)展的角度看,合理安排上市企業(yè)退市,為優(yōu)質企業(yè)騰出市場空間是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體現。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措施較多,且收效良好。作為增量改革,科創(chuàng)板實施“最嚴格退市制度”,增加了市場中企業(yè)的“流動性”,使資金真正流向高質量的新興實體??紤]到科創(chuàng)板的戰(zhàn)略意義在于為存量市場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改革經驗,資本市場退市制度將逐漸走向市場化、常態(tài)化、法治化。

    如是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首席研究官朱振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退市企業(yè)越來越多會成為一個趨勢。過去A股公司普遍退市較少,近10年平均退市率僅0.14%左右,而隨著注冊制試點的逐漸鋪開,未來退市企業(yè)會越來越多,資本市場也會有進有出更加健康。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新增了多種退市形式。其中面值退市和重組退市成為主要退市方式。

    在陳靂看來,對于上市公司的“面值退市”,需理性看待。一方面,簡要探尋部分企業(yè)退市的原因不難發(fā)現,除企業(yè)自身經營不善外,少數企業(yè)存在“不務正業(yè)”的問題,導致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下降,內部治理結構混亂。另一方面,相比于強制退市,“面值退市“更突出市場選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監(jiān)管層改革收效、投資者回歸理性,中長期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fā)展。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面值退市占比越來越高,一方面說明投資者更加理性,不再熱衷于炒殼,瀕臨退市的爛公司的殼價值不再被市場所追捧,因面值低于1元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將越來越多。另一方面說明監(jiān)管趨緊,嚴禁炒作式重組、忽悠式重組等,對運作低價股的重組手法產生了較強的震懾作用。

    在談及于退市常態(tài)化過程中應完善哪些措施時,陳靂認為,當前,我國退市制度走向多元化,除面值退市、強制退市外,并購重組也已站上舞臺,疏通并購重組渠道,提高重組的審核效率是完善退市制度的重要選項之一。

    “此外,在完善退市制度的過程中,需同步探索完善投資者的補償機制,對退市公司投資者的權益實現最大程度的保護。”陳靂說。

    何南野建議,一是建立更加明確清晰可執(zhí)行的退市制度和退市流程,讓退市成為常態(tài)化的資本市場監(jiān)管措施。二是加強退市制度的貫徹,讓市場主體對退市有明確的預期和認識,從而減少重組退市炒作和其他不理性行為,使資本市場能夠充分發(fā)揮優(yōu)勝劣汰的作用。三是加強退市法制建設,對退市過程中所涉及的投資者權益保護等重要問題予以明確的法律責任界定。四是加強對退市的監(jiān)管,防范因退市而產生的違法違規(guī)、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情形。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